当前位置 > 律所动态 > 律所动态

吉大律师事务所冯彦君律师出席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“名家大讲堂”并以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构造及其适用”为题为会学者作报告

2019-05-17 浏览量:905次

 

 

  

2019323日,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邀请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彦君教授担任主讲人,以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构造及其适用”为题为与会学者作了一场学术报告。

此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所长娄宇副教授主持,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劳动法学分会副会长、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赵红梅教授、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毛磊副院长、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刘佳洁法官等人。

冯彦君教授在演讲中主要就劳动争议的五个问题发表了个人观点。

第一个问题是劳动争议的界定和判断,这个问题和劳动关系联系紧密。他提出从四要素角度来考量,主要包括存在利益冲突、外在化、发生在劳资之间、围绕劳动权利产生。

第二个问题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现状及不足。他指出我国调解和仲裁的专门机构并未充分发挥作用;实践中真正的一裁终局解决的纠纷极少,而中国劳动诉讼却没有相对独立性。此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劳动争议定性不明、统一立法缺位、诉讼特别程序不健全三方面的不足。

第三个问题是相关证据规则问题。要坚持劳动争议一般性即谁主张谁举证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相结合,这种证据规则的构造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解决机制意义重大。

第四个问题,劳动争议处理的困惑问题,第一是利益之争、权利之争及其可诉性;第二是劳动争议的时效如何把握;第三没有劳动合同的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;第四退休再就业争议的法律属性;第五,劳动仲裁是否必须适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。冯彦君教授对这些困惑分别都做了深入的分析。

第五个问题是阿里巴巴诉丁佶生案的看点与启示,主要集中分析了该案的典型性、结果逆转、合法与合理之思、规章、忠诚抑或是自由、个案结果与示范效应的问题,冯彦君教授提出此案展现了我国劳动争议的全过程,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造有很大的启发意义。